南小湖畔:扎根课堂育桃李 共研道法润童心

发布日期:2025-04-28   作者:南小湖畔   来源: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阅读:次   字体:[] [] []

春阳煦暖催新绿,教研深耕正当时。为深入贯彻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理念,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2025423日星期三上午,庐阳区教研员李蓉莅临学校进行指导,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参加集体教研活动,共探道德与法治学科育人新方向。

课堂展示:寓教于行 润德于心

第一节课是由王金爱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第七课《虎门硝烟》通过开启时光之旅,参观“近代屈辱与抗争”博物馆展厅的情境,王老师以鸦片的危害切入,借助数据图表与情境讨论,揭示鸦片对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侵蚀。学生通过林则徐禁烟故事、民族英雄事迹分享,体悟先辈抗争精神。在剖析《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时,师生共同探讨“落后挨打”的深刻教训。

课堂还以香港割让与回归的今昔对比、外交部发言视频等素材,凸显国家实力对民族命运的决定作用,强化“自强兴国”信念。活动通过沉浸式学习,助力学生树立历史责任感,筑牢爱国之志。

第二节课是由郭悦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第七课《圆明园的诉说》,郭老师创设了“文物自述”的情境,以马首铜像的口吻,讲述圆明园从“万园之园”到毁于一旦的历史变化。首先马首讲述自己的来历,通过观看十二生肖喷泉视频,了解马首铜像。其次在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资料,以及deepseek生成圆明园的介绍感受辉煌。其次郭老师通过视频、小组合作学习体会圆明园毁灭的痛心疾首,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接着郭老师通过马首铜像的艰难的回归之路,开展“是否重建圆明园”的辩论赛,让学生感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最后,郭老师通过观看流失文物的回归视频,感受我国实力强大,作为青少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要努力学习知识,牢记历史,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教研研讨:碰撞智慧 赋能课堂

两节课后,教研员李蓉校长结合我校情况进行了指导性的评价,首先李主任肯定两位老师在课堂中的优点,并结合新课标为老师们指明发展的方向,提出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增强学生的“在场感”“代入感”,把抽象的道理直观化、具象化,让学生置身于内提高认知水平。借助现代科技、智慧课堂为课堂赋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她最后强调:“思政课是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学校要以此次教研为契机,持续深化课程改革,让道德与法治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灯塔’

共研共思,行之有向。 此次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了交流互鉴的平台,也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我们会将专家把脉诊断的建议生根落地,加强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计,持续探索学科育人新模式。

 

撰稿:郭   悦

初审:郭   悦

复审:阮陈晨

终审:吴雅雯

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2329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开办者名称:合肥市庐阳区电化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