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挥工作室区域辐射作用,为全区小学语文教师展示积极探索数字赋能给课堂教与学带来的变化,加快基于“五新”研究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转变, 4月14日上午,由庐阳区小学语文吴文超、刘洁名师工作室联合举办的“数字赋能小学语文课堂”主题研讨活动在合肥市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亳州路小学业务副校长许静主持,特邀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杨立新、区电教馆邹磊馆长、合肥市郭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郭俊莅临指导。
活动伊始,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党支部副书记吴克虎发表致辞,他向本次莅临活动的专家和老师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吴书记介绍,六小荣城既是刘洁工作室的挂牌校,也是吴文超工作室的基地校,希望六小荣城能搭建平台供大家学习交流,助力老师们的专业成长。
活动中,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陈茜老师和亳州路小学孟欣老师分别执教《海底世界》《长大以后做什么》两节示范课。陈茜老师巧妙运用多媒体课件与人工智能,带领学生沉浸式探索海洋奥秘,通过互动问答和数据可视化工具,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孟欣老师则以“长大以后做什么”为主题,巧用 AI 智能示范,开展个性化口语交际指导,实现精准教学。两位教师依托数字技术重构课堂生态,展现了“五新”理念下的教学新样态。
在名师微讲座环节,刘洁工作室主持人刘洁聚焦“数字赋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她结合课例指出,AI阅读教学需精准诊断学情、跨学科拓展知识,并通过作文智能批改等路径培养思维,强调建立“必要用、审慎用、禁用”三原则,平衡技术赋能与育人本质。
吴文超工作室主持人吴文超则从“AI 赋能口语交际教学创新实践”切入,他提出,在口语交际教学中,AI在创设情境、提供语言支架和实施多元评价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与教师的角色形成互补,尽管AI能在技术层面给予支持,但教师在情感交流、语言灵活调整及文化礼仪传授上的作用仍不可替代。鼓励教师与AI协同工作,共同提升口语交际教学效能。
随后,合肥市郭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郭俊开展专家讲座,从专家视角强调,数字化赋能小学语文课堂,重在解决问题而非堆砌技术,需立足学科本质,实现技术与教学的有机融合。同时,他强调技术的发展应与教育本质相平衡,技术的目的是服务于人的成长,增强学生互动,而非取代教师的情感交流。最终,数字化赋能的目的是释放学生的创造力,强调了技术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应用的必要性。
最后,杨立新主任和邹磊馆长进行总结点评。杨主任首先肯定了两节课例展示有效利用了 AI 技术,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还促进了学生能力发展和素养提升,证实了科技辅助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同时强调教学内容应以明确目标为导向,单元教学需全面适应学生需求,基于学习任务的学习路径对增强教学效果至关重要。邹馆长强调了课前准备、课中互动与课后个性化学习资源推送的重要性。同时提醒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技术,促进人际交往与情感成长,适时回归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确保技术为教育服务而非替代。
此次 名师工作室的研讨活动通过“课例展示+专题讲座+专家引领”三位一体的形式,尝试为全区小学语文教师搭建了数字化教学交流平台,开阔老师们的视野,明确未来教学改革的方向,积极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撰稿:苏 月
图片:苏 月
初审:刘 洁
复审:吴文超、李国凯
终审:朱晓艳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