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应急本领,护航校园安全。2025年4月12日上午,庐阳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急救知识专项培训在合肥市逍遥津小学金都华庭校区举行。合肥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团队、庐阳区教体局体育科副科长吴永奇、全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会议由庐阳区体育兼职教研员龙忠主持。
聚焦急救技能 护航生命安全
会议第一环节,特邀合肥市红十字会专家团队开展急救专项培训。主要围绕校园常见突发情况,通过情景模拟、互动教学等形式,系统科普了气道异物梗阻处置、创伤止血包扎、运动损伤急救、海姆立克急救等知识,重点解析校园意外伤害的风险评估、规范处置流程及预防机制,强化“黄金救援四分钟”的应急意识。部分教师在指导下开展实操演练,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培训活动自4月10日开始至4月14日分六次对庐阳区600名体育教师进行全方位、实操化分批培训,重点培训心肺复苏(CPR+AED),分为理论考核+实践操作两部分。在合肥市红十字会老师专业指导下,教师分组练习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以及学习实践AED的使用方法,力求每个动作精准到位。培训对老师们提出严格考核要求,不仅要在理论考核中清晰掌握急救知识要点,实践操作更要规范、熟练,只有通过双重考核,才能获得培训证书。掌握心肺复苏(CPR+AED)技能意义重大,当校园内突发心搏骤停等紧急状况,能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展开救援,为专业医疗救援争取宝贵时间,为守护校园安全筑牢坚实防线,做到防患于未然,让应急救护成为校园安全的有力保障。
规范教学管理 强化质量意识
会议第二环节,龙忠老师立足教学实践,聚焦体育教学规范化管理,从课堂教学规范、课程内容设计及大课间活动三方面提出要求与建议。一、课堂教学方面,提出教师要强化课中组织能力,通过精准示范、差异分组、实时纠偏等策略把控课堂节奏,杜绝“放羊式”教学,同时严格落实器材检查、体育课人员点名等制度,确保教学全程规范有序。二、课程内容方面,倡导构建大单元教学,以“精学1+N项专项技能”为目标,分阶段实施“基础夯实—技能进阶—实战应用”教学计划,让学生在学练中真正掌握一至二项运动技能。三、大课间活动,明确体育教师以“高质量、规范化”为原则,立足学校实际设计流程清晰、调度高效的活动方案。同时,需把控活动强度与时长,结合学生体质差异灵活调整内容,切实发挥大课间“以练促能”的功能。最后,他倡议全体体育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深耕教学细节,将安全规范与职业操守贯穿于课堂组织、课程设计及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供专业保障。
筑牢安全底线 聚力提质赋能
会议最后,吴永奇副科长对体育急救知识培训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他高度肯定本次培训对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实效价值,强调全体教师要深刻践行“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理念,将急救技能深度融入职业能力体系,切实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同时,针对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吴科长提出三点要求:一是以“安全筑基”为核心,要求教师树牢“教学安全首责”意识,将急救知识转化为常态化教学行为规范,建立“风险预判—规范操作—应急联动”全链条安全管理机制;二是以“五育融合”为导向,系统部署区域校园体育赛事,要求各校立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科学制定训练计划,优化“普及+特长”培养模式,在田径运动会、球类联赛等活动中展现区域体教融合成果;三是以“协同联动”为支撑,统筹推进赛事组织规范化,明确各校须严守赛风赛纪,细化应急预案,落实场地器材、医疗救护、安全督导等保障措施,确保赛事“零事故、高水平、有特色”。他号召全区体育教师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强化责任担当,以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推动校园体育“安全线”与“质量线”双线并进,为庐阳区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此次培训活动历时五天,秉持“生命守护者与教育引领者”的双重使命,通过融合专业指导与实践锤炼的培训体系,全面提升体育教师安全救护能力与职业责任意识,特别加强心肺复苏(CPR+AED)技能培训,为校园体育安全、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未来,庐阳区教育局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深化体教融合创新机制,探索“安全护航、科学育人、全域赋能”的体育教育新范式。聚力打造“全员参与、全程贯通、全域协同”的体育育人生态,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育深度融合,助力学生成长为体魄强健、意志坚韧、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栋梁,书写庐阳教育“以体树人、以体育心”的新篇章。
撰稿:陈祖杰
图片:龙 忠
初审:龙 忠
复审:吴永奇
终审:胡 敏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