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艺术之花绽放庐江。2025年3月22日,庐江县教育局主办的"义务教育学校音体美兼职教师集中培训"迎来美术专场。庐阳区孙佳美育名师工作室团队以“课程创新·技术赋能·城乡共融”为主题,为全县中小学美术教师带来了一场思想与技能的革新风暴。
上午场,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孙佳老师以《美术课程资源的选择与融合实践探索》为主题,从新课标视角出发,结合新教材,针对中小学校内美术课程特点,结合个人的实践案例,深入浅出地分享了校内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融合的策略。
随后,工作室成员合肥市六安路小学翠微分校刘婷婷老师以《剪纸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以巧剪团花为例》为题,通过现场示范与互动教学,生动阐释剪纸技艺如何与小学段美育相衔接。她将传统团花剪纸分解为“折、画、剪、展”四步教学法,并融入民俗文化故事,使参训教师直观感受到传统手工艺在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文化理解中的独特价值。
跨学科美育成为下午场的焦点。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刘翠老师以《跨学科融合视角下的美术课程构建》为题,展示了"与语文课本对话"的创新实践:学生们为《列夫·托尔斯泰》等经典文学人物创作的人物肖像画,不仅深化了文学理解,更培养了视觉表达能力。而"非遗柳编社团"的成果展示,则完美诠释了劳动教育与美育的有机融合。
合肥市南门小学森林城校区徐慧敏老师带来《AI赋能:人工智能如何成为美术教师的得力助手》主题分享。她现场演示DeepSeek豆包生成绘本脚本、ChatGPT设计教学情境对话、即梦AI一键生成艺术大师教学视频等应用场景,并重点解析如何利用AI工具高效完成课件制作、作业优化及个性化学习资源推送。参训教师通过现场扫码参与实时互动,亲身体验“AI助教”在解放教师生产力、激发课堂活力方面的突破性价值。
合肥一中冯庭慧老师分享了《美美与共:学校社团美育课程的浸润式实践》,重点介绍了学校"必修+选修+校本+社团"四位一体的美育课程体系。她通过两个典型案例展示了创新实践:"凯斯·哈林风格校园涂鸦"项目引导学生运用波普艺术元素进行个性化创作;"蓝晒"项目则融合化学与美术,让学生体验艺术创作全过程。培训现场,冯老师还组织参训教师制作"纸艺郁金香",通过艺术创作实践感受美育魅力。
本次培训是庐阳区孙佳美育名师工作室践行“美育共进计划”的缩影。孙佳老师带领团队,把本地文化特色融入学校美育课程设计,工作室成员们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分享了实用的教学案例和方法,既为参训教师提供了“拿来即用”的教学工具箱,更搭建起城乡美育协同发展的对话平台,让城乡学校的美术教师得到了更好的交流。
初审:孙 佳
复审:李国凯
终审:朱晓艳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