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安徽省中小学数学教学一体化建设项目”的实施,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3月20日下午,庐阳区教育体育局在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橡树湾校区报告厅成功举办了“中小学一体化”基地课例研讨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新课标,围绕“推理意识”、“推理能力”、“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的发展,通过课例展示、专家点评和总结指导,探索中小学数学教学一体化的有效路径。区各中小学数学教师及相关教研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课例展示:聚焦核心素养,展现教学创新
活动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进行课例展示,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在不同学段的衔接与递进。
在小学课例展示环节,来自庐阳区阮慧敏名师工作室的宋国健老师执教了《三位数乘以两位数》一课。宋老师通过生动的情境创设和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运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推理意识和计算能力。
初中课例展示由庐阳区李莹莹名师工作室成员魏秋晨老师执教,课题为《多项式乘以多项式》。魏老师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出发,抛出多项式乘多项式的问题,让同学类比思考,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从“数”和“形”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多项式乘法的本质,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高中课例展示由李望龙老师执教《二项式定理》。李老师通过严谨的推导和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二项式定理的内涵,展现了高中数学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专家点评:精准把脉,助力教学提升
课例展示结束后,三位专家教师分别对课例进行了精彩点评。长江路第二小学橡树湾教研组长姜新尧从教学设计和学生参与度等方面对小学课例进行了细致分析;合肥第45中学陈光宇老师结合三位教师的课堂知识引入以及课堂的效果出发分析总结,合理的知识引入是为推理的展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为后续深入推理提供了思维起点;庐阳区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李必船则从“知识能力一体化”,“教学方法一体化”,“素养提升一体化”,“教学智慧一体化”,“多元评价一体化”,“立德树人一体化”六个方面对三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总结。
寿春中学李爽老师作为听课教师代表发言,李老师从三位老师的教学特点、中小学数学知识关联、课堂教学改进的建议、作业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后续课堂教学的反思及总结几个方面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指导总结:高位引领,指明发展方向
活动最后,庐阳区教体局教研室李国凯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指导。李主任先从策略优化,择优转化,明析算理,触类旁通四个方面对课堂进行总结,接着他提出“寻根溯源,引知识生长,突思维进阶”旨在营造轻松严谨的课堂氛围,最后他从“学习数学情感一体化”问题出发,给各位老师提出了思考的方向。
活动意义:以研促教,推动教学变革
本次课例研讨活动为庐阳区中小学数学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课例展示和专家指导,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新课标背景下数学教学的方向与重点。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也为区域数学教学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庐阳区将继续以教研基地为依托,聚焦核心素养,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打造更多特色鲜明的教学案例,为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撰稿:张 颖
初审:李莹莹
复审:李国凯
终审:朱晓艳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