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体育教师安全意识,筑牢校园体育安全防线。2025年3月16日上午,庐阳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安全教育专题培训在合肥市逍遥津小学金都华庭校区成功举行。庐阳区教育体育局党委委员胡敏,合肥市逍遥津小学校长吴晓静,副校长王峰,庐阳区体育兼职教研员龙忠共同参会,全区600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培训,会议由庐阳区教体局体育科副科长吴永奇主持。
合肥市逍遥津小学校长吴晓静于活动开场发表开场致辞。她以诚挚的语言,对莅临的庐阳区全体体育教师及领导致以最热烈的欢迎,也对区教体局与各校体育教师长期给予学校发展的鼎力支持,表达了最衷心的感谢,尽显携手共进、助力庐阳教育发展的热忱。
活动第一阶段,庐阳区教体局党委委员胡敏围绕庐阳区校园体育安全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强调要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理念,构建全面体育教学安全体系,守护学生健康成长。一要建立四级安全责任体系,明确由校长、副校长、班主任和体育老师共同构建四级安全责任体系,各司其职;二要落实体育老师“一岗双责”,体育老师作为专业技能的传授者,更是安全第一责任人;三要树立风险预判思维,提倡全体人员树立风险预判思维,预判场地和器材、学生身体和精神状态等可能存在的隐患,不断优化教学安全管理;四要建立动态监管机制,详细记录课堂教学中的管理情况和器材维护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五要规范教师管理流程,教师要认真检查场地,科学设置教案,关注学生健康状况,保障教学安全;六要深刻领会常务副区长时坤庐阳区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借鉴42中安全员制度先进经验,建设校园体育安全管理新思路。七要强化安全教育与应急处置能力。八要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合作,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三级联防网络,构建全面的安全防护网。
活动第二阶段,合肥市逍遥津小学体育教研组长张海分享学校体育安全管理经验。该校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全流程把控教学环节,筑牢课堂安全防线。通过定期维护场地器材、科学规划活动区域、家校联动监测健康,构建校园安全生态。同时,不断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展急救技能培训,确保应急响应高效有序。安全无小事,学校以谨慎态度未雨绸缪,营造安全环境,助力庐阳学子在阳光下自信成长。
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森林城分校体育教研组长甄婧苗老师,围绕“根基筑牢、团队赋能、创新引领”三方面,分享校园体育安全工作经验。在根基筑牢上,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从源头保障体育教学安全规范。创新设计多元体育活动,在活动策划、场地安排、器材选用等细节处严格把控,降低安全风险。团队赋能层面,学校通过校本研修提升教师体育安全知识与教学技能,开展师德培育强化教师安全责任意识,组织技能培训确保教师能有效应对突发状况,打造出一支高素质体育教师团队,为体育安全教学提供人力支撑。创新引领方面,学校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更安全、有趣的体育活动模式。同时优化学生体质健康管理,预防运动伤害。
最后,吴永奇副科长进行体育活动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管理培训,对《庐阳区体育运动安全指导手册》作重点解读。他围绕科学防范运动风险、筑牢校园体育活动安全防线这一核心,深入阐述了安全管理的全链条机制。指出体育活动安全作为学校教育的生命线,必须从预防、规范、应急、责任四个维度,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防护体系。一、预防环节,提出实操性的 “四备” 准则:备学生、备场地器材、备运动强度、备突发事件。二、规范层面,明确了体育器材的使用和管理规则,要求学校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同时,大力推进学校应急通道的动态巡查和智能监控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校园体育活动的安全保障水平。三、应急方面,详细梳理从现场急救到分级处置的标准流程,并针对常见运动损伤给出明确的处置方案,确保在意外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进行应对。四、构建 “教育+评估+履职+联动”四位一体保障机制,要求各学校定期开展安全教育与隐患排查,明确学校管理责任,教师岗位责任制压实一线教师的安全职责,家校协同机制凝聚家庭与学校的合力,全方位织密校园体育安全网。
本次培训秉持“安全为基、素养为翼”理念,搭建体育安全教育的交流平台,犹如一盏明灯,为庐阳区各学校照亮了校园体育安全工作的前行道路,提供了更加实操性与前瞻性的工作指引。未来,庐阳区将坚定不移地深化校园体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安全体育工作改革创新路径,把其作为持续完善校园体育安全工作的新起点与强劲引擎。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全方位、深层次筑牢运动安全屏障,让每一位庐阳学子都能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享受体育运动的独特魅力,实现庐阳学子全面健康发展。
撰稿:盛 淼
图片:杨丹、周晓波
初审:龙 忠
复审:吴永奇
终审:胡 敏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