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中心:安全教育天花板,汽车盲区实验直接“上硬菜”

发布日期:2025-03-12   作者:周艺婷b中心   来源: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阅读:次   字体:[] [] []

 自1996年起,我国将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设立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旨在通过系统性、常态化的安全教育,降低青少年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率,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化安全教育实践,合肥市庐阳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于3月7日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交通安全专题培训,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剖析与责任落实相结合的方式,筑牢校园交通安全防线,为学生的校外实践撑起“平安伞”。

 培训会上,活动中心主任高菲首先强调了安全教育的紧迫性。活动中心作为学生“第二课堂”,承担着劳动教育、综合实践等重要职能,而交通安全是保障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每一次出行都是一份责任,每一位老师都应是学生安全的守护者。”高主任要求全体教职工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切实提升安全意识,将安全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随后,活动中心安保部骆陈文婷老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为核心,结合真实案例,系统讲解了交通安全中的法治要求与文明准则。“无论是步行、骑行还是乘车,每个人都应成为交通秩序的维护者。”通过剖析交通事故案例视频,重点阐释了“一盔一带”的重要性、交通信号规则的科学性以及学生群体常见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呼吁全体教师以身作则,在日常教学中传递文明出行理念。

 

 “汽车盲区是儿童交通安全的‘隐形杀手’!”培训会上,一段由交警部门与学校联合拍摄的“汽车盲区实验测试视频”引发强烈反响。视频中,在车辆静止未启动状态下,蒙住驾驶实验老师双眼,实验人员将学生安排于车辆四周不同位置,实验结果得出老师在车内完全无法通过后视镜观察到这些区域的学生,直观揭示了汽车盲区的危险性。针对活动中心每日接送学生的用车服务,骆陈文婷老师进一步提出建议:随车管理员需在上下车前绕车检查,确认无学生滞留盲区;同时,通过车内安全警示标识、语音提示等方式,强化学生避险意识。   


 作为庐阳区中小学生“一日校外综合实践及劳动教育”的重要枢纽,活动中心每日需通过政府购买的专业用车服务,安全接送数百名学生往返于学校与活动中心之间。为确保行车安全零疏漏,培训会上,全体教职工郑重签订《随车管理员责任书》,明确岗位职责:从学生上下车秩序维护、车内安全巡查,到突发情况应急处置,每个环节均需责任到人。

 

 此次培训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责任的唤醒。庐阳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以“安全教育日”为支点,通过专业化、场景化的培训模式,推动交通安全教育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注入更多确定性。

撰稿骆陈文婷

图片:骆陈文婷

初审:周  艺 婷

复审:汪      娜

终审:高      菲


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2329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开办者名称:合肥市庐阳区电化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