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中心:巧思析课标 匠心展风华

——庐阳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举办劳动教育课程教师说课评比活动

发布日期:2025-03-11   作者:周艺婷b中心   来源: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阅读:次   字体:[] [] []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动教学研究工作创新发展,2025310日下午,庐阳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在四楼会议室举办“劳动教育课程教师说课评比”活动。来自信息技术、传统文化、生活技能教研组的8位青年教师踊跃参与,通过说课展示、专家点评与经验交流,为劳动教育课程改革注入新活力。  

 


以赛促教  彰显劳动教育魅力

 活动由庐阳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教务主任彭缨主持,特邀庐阳区综合实践学科昌娟名师工作室成员担任专业评委。参赛教师围绕“庐阳剪纸”“服饰设计”“汉唐盘发”“创意机器人”“智慧榫卯”“藤编艺术”“香囊制作”“整理收纳”八大特色课程展开说课,涵盖传统手工艺、现代科技、生活技能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了劳动教育的多元化与时代性。

 教师们紧扣《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例如,“庐阳剪纸”课程以非遗文化为载体,通过“纹样设计—工具使用—作品创作”三环节,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创意机器人”课程则融合编程与机械原理,让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培养创新思维与协作能力。教师们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将AR虚拟展示、微课视频、互动游戏等融入说课环节。“智慧榫卯”课程通过3D动画拆解传统建筑结构,“汉唐盘发”课程借助慢动作演示技法要点,使抽象知识具象化,课堂趣味性与实效性显著提升。“整理收纳”课程以“我的衣服我做主”为主题,通过情景模拟、小组竞赛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分类技巧,培养责任意识;“藤编艺术”课程则结合跨学科知识,让学生在编织过程中学习数学规律、美学设计,实现劳动与美育的深度融合。

 活动现场,参赛教师们以生动的语言、详实的案例、新颖的视角,展现了对劳动教育的深刻理解与独特思考。评委与观摩教师纷纷表示,课程设计中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对现代科技的探索,体现了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专家引领  助力教师成长

 活动特别邀请合肥市第五届小学骨干教师、合肥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昌娟老师,开展题为《劳动启智 说课传情》的专题讲座。昌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课程目标设定、学情分析、教学策略选择等方面进行深度解析,并针对说课中的常见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优秀的劳动课程应兼具工具理性与人文关怀,既要教会学生劳动技能,更要引导他们理解劳动价值。” 她强调:“劳动教育不仅是技能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培育。教师需立足‘做中学’理念,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成就感,在实践中塑造品格。”  

 讲座结束后,昌娟名师工作室评委团队对参赛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从教学设计逻辑、课堂互动设计、多学科融合、项目式学习等细节入手,提出优化方案。经过综合评议,两名教师的说课方案脱颖而出,将代表活动中心参加区级比赛。

 

以评促思  点燃教育热情

 活动现场,教师们还以“庐阳剪纸的创新传承”“服饰设计课程的项目化学习”等主题进行教学研讨并展开思想碰撞。大家一致认为,课程设计既体现了对传统技艺的敬畏之心,又展现了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敏锐把握,彰显了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

 赛后,青年教师们积极交流心得体会。“劳动教育不应止步于技能训练,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生活技能组汪老师表示,“将探索“劳动 + 德育”融合模式,让课程更具发展性。科技组王老师则提出“劳动课程家校社”联动构想,计划将创意机器人课程与社区服务结合,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来自传统文化教研组的杜老师表示:“通过此次评比,我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需要跳出‘技能训练’的局限,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形成。未来将继续探索‘劳动+’模式,让课程更具生命力。” 

 

 比赛的帷幕虽已落下,但劳动教育的探索永无止境。庐阳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将继续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通过“教研+实践”双轮驱动,推动劳动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相信在教师们的不懈努力下,庐阳教育人必将以劳动教育为支点,谱写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篇章,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撰稿:董圆圆

图片:董圆圆

  初审:周艺婷

 复审:汪   娜

  终审:高   菲

庐阳教育体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2329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0576号
开办者名称:合肥市庐阳区电化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