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万物竞发。2月26日,庐阳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大阅读中心主持人研讨会在南门小学森林城召开。全区9位工作室主持人齐聚一堂,共商小语教育发展大计,共绘名师成长蓝图。庐阳区教体局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杨立新主持会议并讲话。
群英荟萃,共话教育未来
会上,9位工作室主持人围绕工作室发展目标、工作重点、月度计划等方面进行了精彩发言。
范静校长以“聚焦大阅读,打造庐阳教育高地”这一主题,分享了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本期将承办大型活动“课改中国行”活动以及借助读书节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
王少群校长阐述自己的工作室的工作重点将围绕“五新教研”,聚焦语文核心素养下“教——学——评”一致性,深入开展作业设计以及研卷命题,通过“学—思——行”的教研模式,不断提高本工作室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李小菲校长表示本期将围绕市级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高段大单元过程性评价研究》,以读书交流、主题研修和网络平台研修为主要依托,以课题研究、教育教学研讨为重要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带领工作室成员和学员开展主题式、递进式、持续性的专业研修,提升工作室团队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打造一批新时代教育教学名师,推进骨干引领全员的研修机制建设。
张橼元老师表示本工作室聚焦“单元整体视域下的课堂教学策略与评价”以及“新课标理念下基于新教材的跨学科学习教学实践研究”,将构建核心素养导向、以学为中心的新型课堂。
潘姗姗主任阐述工作室将以“基于学习任务下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和“整本书阅读”为研究项目,抓稳课堂这条路径,努力打造“真实践,共合作,促成长,广辐射,打造务实”的“真”研究团队,为庐阳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高晓娅校长表示将依托安徽省小学语文“新课标校本行动”基地校建设项目,开展基于学习任务的“学”与“教”改进研究,聚力“学为中心”的课堂改革,通过课题研究、课例研讨、案例开发、作业创新及专业阅读,推动教师从“知识传授”向“任务驱动”的课堂转型,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吴文超主任表示,他将采取项目带动、专家引领、跟岗研修的模式,以教师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升为核心,通过集中研修、网络交流、课题研究、研课磨课、总结提升等环节,支持工作室成员日常反思改进,激励自主发展。
刘洁校长提出本学期工作室将通过观看专家讲座和课例,深入理解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单篇语文教学理念,打磨高质量、具有示范意义的课例。开展作业设计研究与实践,探索出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作业,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升学习效果。
黄克凤校长表示,本期将立足生本课堂,聚焦“新课标视域下基于学习任务的生本课堂教学研究”,带领工作室成员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课例研究为抓手,以方法为主线,打造“双减”背景下高效生本课堂,促进教师理念和实践革新,努力推动挂牌校、基地校以及区域内语文师资队伍整体提升。
各位主持人的发言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充分展现了我区名师的风采和水平。
高位引领,指明前进方向
庐阳区教体局教研室小语教研员杨立新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名师工作室以及大阅读中心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她指出,作为名师,要有三度,即解决问题的精准度、工作实施的实在度、示范引领的厚度,要真正把名师工作室作为培养优秀教师的重要平台,带动区域小语老师成长,助力庐阳教育。她强调,要进一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关注小学语文本身的语言文字运用以及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明确语文教学该教什么,如何教等。
凝心聚力,共谱教育华章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为我区名师工作室、大阅读中心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共识,鼓舞了干劲。相信在庐阳区教体局的智慧领导下,在教研室的精心指导下,我区的小语名师工作室建设必将迈上新台阶,为庐阳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图12)
供稿:潘姗姗
摄像:张慧敏
初审:杨立新
复审:李国凯
终审:朱晓艳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