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理念不断革新的当下,如何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成为教育领域不变的课题。开学初,庐阳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教务部积极响应教育创新号召,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教育的特色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旨在聚力提升庐阳区一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品质,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学生带来更优质、更具前瞻性的教育。
观摩研讨活动一开始,教务部主任彭缨就提出具体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保证课堂质量的关键,要以勤、严、细、实、创的工作作风,办独一无二的特色教学。
老师们先后进入了新技术体验与应用教研组的激光雕刻、3D创客、创意机器人、趣味编程、定格动画以及VR体验教室,沉浸式观摩了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课程展示。在3D创客课程区域,负责授课的周艺婷老师热情地向全体老师们介绍2D转3D的技术,她引导学生利用软件先进行三维建模,这一步能充分锻炼学生的设计思维;无人机教室内,钟书凯老师现场演示了八年级无人机过障碍的教学项目,通过情境化障碍任务设计,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掌握无人机的基础知识。
移步至传统文化教研组的教室,老师们则聚焦非遗传承,茶艺、篆刻、传统木工等以“手作+文化讲解”的课程模式。从木工坊的古代工具到现代化木工工具的介绍,到传统艺术如篆刻、掐丝珐琅、中医药与健康的传承;再到中国茶道、结构搭建的沉浸式体验,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让在场教师们眼前一亮。传统文化不仅是历史的沉淀,更是教育的宝藏。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体悟工匠精神。
最后,生活技能与素质提升教研组的老师们结合跨学科主题的新型形式赋能中心特色课程,急救自护、美发小能手、收纳与整理及服饰设计等课程紧贴生活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负责户外生存技能的胡朝静老师分享了“以赛促学”的经验,通过组织组内摩斯密码猜单词比赛激发学生主动性,并实现摩斯密码与学科教学英语的跨学科交互融合;CS野战体验课程的杨王正帅老师则借助运动追踪设备和数据分析软件,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行动数据,如移动速度、射击准确率、团队配合默契度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教师能够精准了解每个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此次集体教学观摩活动,不仅为教师搭建了交流平台,更为新学年深耕“可触摸的创新课堂、有温度的传统文化、接近生活的职业体验”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助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为中心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推动中心特色教育筑牢了根基。
展望未来,教务部彭缨主任总结指出,活动中心将继续坚守特色办学的理念,持续探索特色课堂的新方法、新路径,助力青少年在劳动教育中实现全面发展,擦亮庐阳校外教育品牌。
撰稿:彭金雯
摄影:彭金雯
初审:周艺婷
复审:汪 娜
终审:高 菲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