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下午,一场以《试焦虑应对指南》为主题的心理健康微讲座精彩开讲。心理健康徐钰莹老师为同学们带来的心理知识,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大家的心田。
讲座伊始,徐老师指出考试虽重要,但不少同学临近考试时,总会被紧张、害怕等情绪困扰,影响发挥。从心理学角度看,焦虑是面对不确定性的自然反应,面对考试这一重大变数事件,考前紧张很正常,且“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说明适度焦虑有诸多积极功能,像促使提前计划、调动身体资源等,是人体的保护机制。过度焦虑则会阻碍发挥,而同学们的困扰就在于不知如何调控焦虑水平。
在谈及考试焦虑成因时,徐老师提到其受多因素影响,关键在于不确定自己能否应对考试,复习时陷入“没准备好”的误区,以及难以接受考不好的结果,由此加重焦虑。
针对此,徐老师分享了认知重建的缓解方法,共三步。第一步是重构错误信念,同学们易出现“糟糕至极”“绝对化要求”“以偏概全”等不合理想法,运用“我必须这样——我想要这样——如果这样更好,不这样也没关系”的公式,可改变想法、减轻压力。二是接纳焦虑情绪,很多同学会对抗焦虑,实则应接纳,通过肯定情绪、表达需求与现实、思考当下能做之事等,让焦虑友好相处,助力应考。三是笃定前行,情绪被接纳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行动了。行动时要注意设置合理目标,寻找优势资源,分析阻碍因素,规划可行途径,同时合理作息、运动、放松及自我暗示等也能缓解焦虑。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以往面对考试焦虑时的那种无助与迷茫仿佛一扫而空,如今手中有了应对的“法宝”,心里多了一份从容和自信。大家深知,在今后的考试乃至学习生活中,都能凭借这些方法更好地调整心态,去积极应对各种挑战,让自己的成长之路走得更加稳健。
供稿:徐钰莹
初审:刘 洁
复审:王金胜
终审:武江义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