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精心谋划和充分准备,2015年4月29日,合肥市第三十六中学七年级200多名同学兴高采烈地登上汽车,开始了为期两天的南京研学之旅。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体验、感悟是此次之行的主要目的,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借仪式渲染氛围
出发前,全体同学以班级为单位,排着整齐的方阵,聚集校运动场,举行了授旗仪式。学生代表郑重的从蔡超副校长手中接过团旗,团旗迎风招展,队伍整齐出发。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馆,同学们举行了庄重的祭奠仪式。默哀、宣誓、敬献纸鹤,同学们经受心灵的洗礼,感受国耻、国难。
化屠刀铸作警钟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馆内,累累白骨,一幅幅图片及光影展示的逼真场景,无不显示日本法西斯的残暴,中国的积贫积弱。同学们怀着悲愤的心情,打出“勿忘国耻,发奋图强,共同追求中国梦”的条幅,向死难者敬献花圈并默哀,以表达对死难者的哀思和自立自强,建设强大祖国的愿望,还放飞亲手制作的“和平鸽”,体现学生渴望和平,盼望五大洲的人们心手相连、共同前进。
瞻伟人抒发壮志
接下来参观的中山陵,体会中山陵的巍巍气势与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和不朽精神。孩子们决心继承伟人的遗志,为了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更增强了学生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创造更美好未来的愿望。
访遗迹熏陶情怀
在夫子庙,秦淮河,寻溯历史的遗迹。秦淮河畔花开花落,乌衣巷口迎来送往,街道两边的建筑古色古香,游人如织,叫卖声不绝于耳,大家兴致勃勃,流连忘返。
总统府展示时代变迁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明朝的王府,清朝的两江总督府,太平天国的天王府,民国的总统府,建筑各具特色,反映出各时期的时代特征,又和谐融于一起,构成了精美的建筑群和美丽的园林。
博物院呈现人类文明
南京博物院中,大量的文物,及其他展示品,反映了人类从茹毛饮血时期进入到文明时期,最终发展为现代文明。学生们在这个大课堂中,学了更真实、更形象的历史。
这样的研学旅行,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学、玩、游”三合一的乐趣,在同吃、同住、同行、互助中增进了师生、同学间的友谊,并让学生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切身体验中培养自己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操。从而推动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开展,同学们受益匪浅,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