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区教体局承担的国家级课题《区域性推进学校现代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已经进入到中期,作为子课题单位的合肥市第十九中学于4月30日上午接受了庐阳区教育体育局张莉主任、三十六中蔡超副校长、四十五中工业区分校李勇菁主任专家组检查。汪晓军校长携全体课题组成员参与全程检查。
政教处吴永奇主任首先进行了《城郊结合部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子课题的中期汇报,从课题研究简介、研究进展、阶段性成果、问题反思、后期设想等五个方面详细地汇报了十九中围绕课题开展的相关工作。比如:通过每天的个人内务整理评比、生活技能大比武、寄宿生知识竞赛等加强对学生生活技能的教育;开展“四好三文明”等主题鲜明的活动来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同时加大一日常规的引导与监督力度。课题的深入开展让学生的自理能力趋于自觉化,道德自律达到自动化,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了十九中信心教育的整体提升。
听取汇报后,三位专家查看了十九中课题研究相关资料。张莉主任肯定十九中主题活动鲜明,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希望在后期的研究中,能在寄宿制特色上做文章,深入研究具有代表性和实效性的活动,制作成示范教材或影像资料。蔡超副校长则对十九中课题研究从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到研究的进展及阶段性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建议对特色活动的开展广度多下功夫,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自理自律。李勇菁主任赞扬十九中对学子风采的大力宣扬和广泛报道,以积极的正面宣传来突出课题开展的实效性,她建议让学生大胆的展示自我,尤其是城郊结合部的孩子,给他们提供更多更广阔的舞台。
汪晓军校长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各位专家对课题研究提出的宝贵建议。同时,汪校长表示,在后期的研究中将积极地改进前期研究工作的不足,以专家组的建议作为后期研究的指南。他向专家组汇报了后期的研究设想,学校将借助课题研究契机,重点在打造学生行为习惯的基础上,加强寄宿制学生的教育与引导,培养学生的信心,弥补他们因地域原因所造成的教育缺失,从而提高城郊结合部学生的综合素质,打造北门地区的优质教育,培养首善庐阳教育的优质现代小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