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中午,教研室张莉主任一行马不停蹄、不辞劳苦来到四十五中工业区分校,听取 “中学生不良习惯矫治的个案研究”课题组进行中期成果汇报,并对课题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学校徐从明校长、陈华书记、葛金灿副校长、李勇菁副主任及课题组6位导师参加了课题的中期汇报和检查。
检查组张莉主任及36中蔡超副校长先认真聆听了课题的中期报告,查阅了课题开展的相关资料,详细了解课题的开展情况,对研究工作给予肯定,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之后,课题组6位导师又以文字、图片、影像等不同形式向检查组汇报了各自工作的进展。
等待像烟火一样绚丽地绽放
八(6)班班主任王瑞良提纲挈领地运用了“交流、参与、互动”六个关键词向课题专家组讲述了他们班一个“问题学生”在课题研究开展以来的转化过程。以往的那个不写作业、迟到早退的学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周一升旗仪式上的那个乐观向上、有着集体使命感和自豪感的身影。正是在课题研究工作的推动下,这个学生出现了可喜的进步与改变。
班级美的使者
“大课间休息时,我们总能看到他在卖力地打扫着班级卫生角,总能看到他在积极地擦洗着班级的墙壁瓷砖和门窗。”“放学了,他常常是最后一个离开班级的同学”。“班级的电灯、教学用具、课桌椅、图书角都是他关爱的对象,他是班级美丽的使者。”“提到他,同学们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毫不吝啬自己赞扬的语言。”八(4)班班主任吴京旻老师提到自己的研究对象不吝溢美之词。吴老师让一向没有学习目标的“他”担任了班级的劳动委员,以此来培养“他”在班级的荣誉感与归属感。的确,“他”也没有令大家失望,正以饱满的热情带领着同学们积极维护好班级的卫生,为大家提供一个清新、整洁的学习环境。
植物伴我成长
“他”原本应该拥有爸妈全部的爱与希望,可是不幸的家庭却让他没能完全拥有,在班级生活中也显得格格不入,而七(5)班班主任陈金龙老师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他:“他是被需要的。”为了鼓励他融入班级同学中,陈老师交给他一项任务:照管两盆多肉植物。正是在他的精心呵护下,两盆绿色植物一直接受着阳光雨露的滋润,长势很旺。精心呵护植物的他又何尝不是那个被呵护的对象呢?在“展望未来”的主题班会上,那个一向沉默寡言的他,第一次站在了讲台上,面对着全班同学说出了自己的梦想。
还有七(3)班孙成玲老师、七(4)班严乔老师和八(5)班李伟老师都就自己的研究向课题组作了细致深入地汇报。6位导师通过自己平时收集的大量音视频、照片、短信截屏等第一手资料并制作成演示文稿的方式,将研究对象目前的状况、存在的困惑一一向课题检查组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汇报与展示。
张莉主任也对这一别具一格的成果展示方式给予了赞赏,对各位导师平时所做的研究和在动态案例收集方面所作出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并称赞了了各位导师在工作中的爱生、敬业精神。张主任和蔡校长认真、仔细地翻阅着一本本《德育导师工作手册》,不住地点头连连称赞,无论从《德育导师工作手册》的项目设计维度,还是从课题研究辐射的广度以及研究对象存在问题的深度等方面,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从现象发现到本质的归纳、提炼,都可以看出四十五中工业区分校的课题组成员们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最后张主任向大家提出了极具方向性的建议:将关注点由研究材料本身转移到材料背后,进行科学分析,找出原因;同时由个案研究中得出的共通性的结论推广至全体学生,为每个孩子找到适合于他们发展的成长点。
徐从明校长表示,全体课题组成员在接下来的研究工作中,将汲取专家组所提的宝贵意见与建议,以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不断解决研究过程中的困惑,不断完善研究工作。随着课题的不断深入开展,四十五中工业区分校课题组全体成员们正用他们的辛勤与汗水,浇灌着蓓蕾,等待着这些孩子们像花朵般绚烂绽放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