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学科(领域)教学核心、关键问题研究项目”小学语文项目研究工作由安徽、江苏和江西三省承担,为高效推进此项工作,破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为一线教学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支撑,项目组遴选部分“名师工作室”落实研究工作。庐阳小语名师工作室有幸参与到这一研究工作中。“如何了解儿童识字的起点?”“怎样实现识字教学的课内外衔接?”“中高年级的识字教学如何落实?”……这些一直是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工作室就“如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这一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对识字教学作有益的探索。
名师总动员
2015年寒假,合肥市六安路小学阜南路校区。
张睿、宏玉两位名师细细研读工作室成员上交的每一篇识字教学案例、论文,从中遴选出六安路小学尹蕾老师、虹桥小学孙莉老师、十张小学张雪峰主任参与到此次课例研究工作。
时间已渐渐走向羊年,大街上满是熙熙攘攘值办年货的人们。六安路小学阜南路校区显得格外安静,大家围坐在一起,共同描绘着识字教学的美妙蓝图。首先由工作室负责人宏玉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述本次活动的内容与意义。接着,工作室负责人张睿老师向各位老师具体解读识字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并做了具体分工:孙莉老师备一节低年级的识字微课,尹蕾老师和张雪峰主任各准备一节中、高年级的识字教学片断。大家边听边认真地记录,准备上交一份满意的“寒假作业”。
研讨氛围浓
2015年3月14日,周六,合肥市六安路小学寿春路校区。
欢乐又充实的寒假转瞬即逝,在经过多次电话、网络研讨之后,“教研五人行”又再度聚首六安路小学寿春路校区,进行深度磨课。
四年级办公室里,大家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轮番上阵。张雪峰主任执教的是《卢沟桥的烽火》一课。他教学环节简洁,语言简练,拥有男老师课堂的大气。张睿、宏玉老师在赞赏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何体现高段课堂的学生的自主性?在识字与理解文章内容方面如何做到有机融合,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尹蕾老师的课堂板块鲜明,通过四组词语的教学,融合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学有所得,并水到渠成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孙莉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的识字课。她的语言亲切,很有感染力。但是,总体看来,在识字教学策略和方法上呈现的还比较单一。如何给低段的老师化解识字难的问题,进行引领,还需要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高屋建瓴,深入设计、思考。
研讨结束,步出校门时,外面已经是灯火阑珊……

亮点频纷呈
2015年4月3日,南门小学上城国际小学分校。
录播室里,三位老师和上课的孩子们共同演绎了一节节自主、高效的识字课堂。
张雪峰主任的微课得到了张睿老师的好评:“这节课目标明确,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独立识字 ;旁征博引、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识字;分散整合、归类总结,引导学生在辨析中识字,是一节高段识字课的范本。”
在王宏玉老师的眼里,尹蕾老师的识字课能秉持“触摸汉字智慧,传承民族文化”这一理念,从学生年龄特征和实际水平出发,因字、因词、因文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以学定教,循序渐进,让字理在语文教学中复位,让更多的孩子受到中国汉字文化的丰厚滋养。
教研室杨主任对孙莉老师的微课赞不绝口:“这是一堂生动活泼的低年级识字课。教师紧扣汉字以形表意,以形表音,形音义有联系的特点,善于融合,显示了教学智慧;学生思维活,言语活,教师教学方法活,课堂氛围活。学生学得愉快,教学效果实实在在。更难能可贵的是,教师始终关注学情,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引导学生尝试在语言实践中运用所学生字,把识字和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


展望未来,在课改日趋完善的大背景下,我们的目标也更加坚定——“围绕课标,面向教师,对准实际,为了学生”。只是,在这个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我们肯定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必将引起更多的思考与探索。与困惑同行,与思索为友,相信困惑一定能成为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指引我们攻克教学的难关,攀上更高的教学高峰。“如何提高识字效率?”这一专题的研究虽然告一段落,但是庐阳小语人的探索永不止步!